西藏昂拉仁错环形构造剖析The analysis of Anglfrencuo polycyclic constitution in Tibet
崔志强,刘登忠,刘海军,赵培松
摘要(Abstract):
卫星图像分析显示,青藏高原腹地阿里地区存在非常清晰的大型环形构造影像,结合遥感影像及地质等特征分析,认为昂拉仁错环形构造是雅鲁藏布江断裂带、班公湖-怒江断裂带南缘分支断裂和南北向展布的多桑地堑和亚热地堑为界所围陷的环形构造。其形成是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碰撞过程中,青藏高原在总体隆升的背景下,由于岩石圈受到南北向挤压、东西向拉张的影响,张性断裂活动性增强,后期火山活动频繁,形成了由不同方向断裂、不同时期岩浆活动构成的多层环形构造。
关键词(KeyWords): 遥感技术;环形构造;断陷盆地;昂拉仁错;西藏
基金项目(Foundation): 1∶250000(H44C001004)西藏赛利普幅区域地质调查(200313000020)
作者(Author): 崔志强,刘登忠,刘海军,赵培松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刘登忠,朱利东.影像地层学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J].地层学杂志,1999,23(2).
- [2]贾永红,李德仁,孙家柄.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0,15(1):41-44.
- [3]刘志飞,王成善、李祥辉,等.西藏南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沉积-构造演化[J].同济大学学报,2000,28(5).
- [4]任建业,陆永潮,等.断陷盆地构造坡折带形成机制及其对层序发育样式的控制[J].地球科学,2004,29(5).
- [5]白朝军,陈瑞保.遥感技术在青藏高原空白区地质填图中的应用[J].河南地质,2001,19(2).
- [6]杜国云,王竹华,等.构造地貌分析体系及相关的构造地貌标志[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2,18(2).
- [7]王璞君,等.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白垩系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世界地质,2003,22(2).
- [8]莫宣学,等.西藏冈底斯带花岗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地壳生长演化信息[J].高校地质学报,2005,11(3).
- [9]潘桂棠,等.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冈瓦讷大陆北界的地质地球物理证据[J].地学前缘,2004,11(10).
- [10]谭钦银,余谦.羌塘盆地双湖地区新构造运动探讨[J].特提斯地质,1999,23.
- [11]李佑国,莫宣学,等.藏北火车头山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特征与时代[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