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一号”监控管理网设计与实现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network based on Beidou-1
武丽丽,华一新,张亚军,刘英敏
摘要(Abstract):
本文分析了北斗用户终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指挥型用户终端的监控能力有限、成本相对较高是影响其推广应用的关键。针对该问题,利用现有资源,设计并搭建了监控管理网,在该网络中创造性地设计了虚拟指挥机系统,起到了指挥型用户终端的作用,弥补了北斗用户终端的不足。文章具体阐述了虚拟指挥机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其数据模型,并描述了整个监控管理网的网络功能和体系结构设计,该网络已在很多部门得到应用。
关键词(KeyWords): 北斗用户终端,虚拟指挥机;用户机;指挥机;监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武丽丽,华一新,张亚军,刘英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董铠.中国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J].现代军事,2003,(10):9-11.
- [2]王小金,王霞.认识“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J].航海技术,2004,(1):31-33.
- [3]魏武财.北斗导航系统与GPS的比较[J].航海技术,2003,(6):15-16.
- [4]冒亚安,钱成.“北斗一号”导航定位系统应用分析[J].现代电子工程,2004,(4):28-32.
- [5]张桂华,孙彩英.“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动态信号的模拟实现[J].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1):2731-2733.
- [6]张习国,刘建.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移动监控管理系统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27(5):63-65.
- [7]陈俊勇.中国第一代导航卫星系统北斗一号无线电波的频谱特征[J].测绘科学,2006,31(5).DWORDm_dwAddSou;DWORDm_dwAddDest;charm_cContent[512+16];}TXSJ其中m_bIsBCD标识信息是否为代码形式,m_uHour与m_uM in为信息发送的时间,m_dwAddSou为信息发送方的惟一标识,m_dwAddDest为信息接收方的惟一标识,m_cContent是信息的具体内容。虚拟指挥机系统将所要发送的信息存储在该结构体中进行传送,并作为一条记录添加到信息收发表中。在指挥机系统内部,自定义定时器定期访问该数据库,当检索出有待转发的信息时,指挥机系统根据信息接收方的惟一标识将其发送给指定的用户机,完成信息从虚拟指挥机系统到用户机系统的传输。当用户机系统发送信息给虚拟指挥机系统时,也需将该消息加上标识,先发送给指挥机系统,指挥机将其作为一条记录存储在数据库中。在虚拟指挥机系统内部,同样有自定义的定时器,定期访问数据库,当检索出有发给自身的消息时,将其提取出来并通过发送方标识确定消息来源,这样就完成了信息从用户机系统到虚拟指挥机系统的传递。2.2虚拟指挥机实现在系统中,用户信息的存储与提取依靠内存的合理组织来完成的,图2就是虚拟指挥机系统的数据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