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龙口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时空变化研究Analysis of the land use spatial pattern and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the area of Longkou based on DEM
邹敏,吴泉源,逄杰武
摘要(Abstract):
本文以龙口市为例,在ARCG IS软件的支持下,分别从高程、坡度与坡向三个方面,对研究区内的耕地、园地、林地和建设用地四种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空间格局与时空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1989年到2005年的17年间,耕地总数在减少,但其分布仍主要集中于低地形等级上。园地的面积增加较多,空间分布上,有向地形高等级发展的趋势,说明园地对各地形因子的适应性较强。林地主要分布于高海拔,大坡度的区域,这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建设用地基本上不受地形的限制,其分布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因此它在各地形等级的变化表现不明显。通过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指标及参数特征的定量分析,将有助于优化该区土地利用结构,实现不同地形上土地利用类型的合理布局,促进区域持续发展。
关键词(KeyWords): DEM;土地利用;地形因子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71001)
作者(Author): 邹敏,吴泉源,逄杰武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史培军,宋长青,景贵飞.加强我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研究—从荷兰“全球变化开放科学会议”看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2).
- [2]Lamb inEF,bau lies X,BochstaelN,etal.Land-Use andLand-Cover Change(LUCC)—Imp lem entation Strate-gy,IGB Preport48&HD PReport10[R].IGBP:Sttockholm,1999.
- [3]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1996,51(6):553-557.
- [4]邱扬,傅伯杰,王军,等.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1):20-26.
- [5]潘竟虎,刘菊玲.黄河源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J].水土保持通报,2005,25(1):29-32.
- [6]杨丽,谢高地,甄霖,等.泾河流域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分析[J].资源科学,2005,25(4):26-31.
- [7]李卓卿,许建初.云南省维西县塔城镇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及其空间格局变化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5,24(6):623-624.
- [8]孙丽,陈焕伟,潘家文.运用DEM剖析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及时空变化———以北京延庆县为例[J].山地学报,2004,11(6):762-766
- [9]汤国安,刘学军,闾过年.数字高程模型及地学分析的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10]冯险峰,汪闽,孟雪莲,等.ARCG IS空间分析使用指南[Z].ArcInfo中国技术咨询与培训中心.2002.
- [11]袁占良,等.DEM技术在土地利用可视化中的研究与应用[J].测绘科学,2006,31(3).